• 手机扫码

手机扫一扫阅读

【中国应急管理报】筑牢江淮安全防线 谱写应急管理新篇——安徽省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综述

发布时间:2025-11-14 15:10:45  |   点击量:0

890d47088a328d15ba3dbaf7f7f4dbbd_wKg8BmkVRNiADIxuAAYCqVU5uQU472

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稳固的安全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句。安徽省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力筑牢安全防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今日的江淮大地,安全已成为发展的底色,稳定已化身为繁荣的基石。这深刻转变的背后,镌刻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的实践轨迹。今年以来,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20.0%、24.2%,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6.3%、65.2%,实现了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的“三无”目标。   

这份“安全答卷”的背后,是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从淮北200余米高塔上的极限救援到全椒县危化品泄漏的快速处置,一次次应急救援的成功实践,彰显了安徽应急管理体系的硬实力。安徽省创新构建的“责任体系、督察检查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应急指挥体系、灾害应对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共建共治体系”七大体系,撑起应急管理的坚固大厦,为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周天伟表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七大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推进双轮驱动   夯实本质安全基础   

安徽省坚持预防为主、固本强基的工作方针,通过实施本质安全提升工程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双轮驱动,着力构建从源头到末梢的全链条安全防控体系,切实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本质安全提升方面,安徽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13个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作方案,标志着安徽省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处长高斌告诉记者:“我们在深入分析近9年事故数据的基础上,针对高危项目把关不严、设施设备‘带病运行’等突出问题,从源头管控、设备更新、科技赋能、工程治理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构建了‘1+13+N’方案体系。”   

在筑牢全域安全防线进程中,安徽省将尾矿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治理作为关键一环,实施“一库一策”精准治理,全力推动闭库销号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头顶库”综合治理列为全省重大安全整治项目进行专项部署。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专项治理方案,将全省31座“头顶库”纳入系统治理范围,标志着精准化、系统化的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牵头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联合发展故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闭库销号现场复核,构建分工明确、联动闭环的监管格局,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在治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严格履行管理程序,确保全流程依法合规、科学严谨。   

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凹山总尾矿库作为按二等库等级管理的三等“头顶库”,实现销号是此次治理的标志性成果。该库总库容为8476万立方米,最大坝高84.5米,安全风险突出。在严格履行全部法定程序后,该库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销号工程竣工验收,并于今年1月顺利通过安全与环保论证专家审查,成为该省专项整治以来首座完成闭库销号的“头顶库”。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许超表示:“我们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闭环管理,严格把控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凹山总尾矿库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省级销号现场复核,实现了从根源上消除重大安全风险的目标。”此次专项治理有效化解了尾矿库风险,提升了区域本质安全水平。目前,安徽省“头顶库”治理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得到系统性增强。   

《指导意见》提出严格安全源头管控的具体措施:严把安全准入关口,制定建设项目“禁限控”目录;停止规划产能低于90万吨/年的高风险新建煤矿;加快制修订急需短缺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强化安全科技赋能,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大先进技术装备配备,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高危行业领域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 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