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阅读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国能神皖合肥电厂#2机组即将按计划调停,由公司承担检修维护的#1机组正式进入“双节保电”关键期。庐江检修项目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区域、全专业、全角度落实各项保电措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机组安全、健康运行,全力护航合肥地区“双节”期间电力稳定供应。
精准巡检,提前发现设备隐患
节日期间,项目部打破“按点巡检”惯例,针对#1机组持续长周期运行的设备特性,制定“重点设备2小时一测、关键参数实时比对”的精准巡检方案,将隐患发现关口前移。
9月21日夜间,汽机巡检人员在对#1汽轮机4号轴瓦进行测温时,发现温度较前一小时上升2℃。虽然数值仍在合格范围内,但结合机组负荷已提升至90%的工况,巡检人员立即用便携式测振仪复测,发现振动值由0.03mm增至0.045mm。通过调取近一周历史数据,判断为轴瓦润滑油油质轻微劣化导致油膜稳定性下降。随后迅速开票更换滤芯,2小时后轴瓦温度与振动值均恢复正常,有效避免高负荷下可能出现的油膜破裂风险。
9月22日中午,锅炉专业巡检发现#1炉B磨煤机石子煤斗膨胀节存在破损,且有扩大迹象。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锅炉专业迅速联系运行人员停运B磨煤机,组织精干力量布置抢修现场,仅用2小时完成膨胀节紧急更换,经试运后设备恢复正常,及时化解故障风险。
主动消缺,分级处置保障运行
项目部建立缺陷分级处置机制,将缺陷划分为“紧急、重要、一般”三类,分别对应“10分钟响应、4小时解决、8小时闭环”的处置标准,确保问题不拖延、不积累。
9月17日下午,电气班组巡检发现#1发电机A相碳刷架存在轻微放电现象,火花长度约5mm,属紧急缺陷。消缺人员10分钟内携带备件赶到现场,经检查发现碳刷架弹簧压力不足导致接触不良。通过更换弹簧并研磨碳刷接触面,1小时内完成消缺,放电现象彻底消除,避免了因碳刷烧毁可能引发的发电机跳闸事故。
9月21日上午,热控班组在画面巡查中发现#1锅炉炉膛右侧二次风总风量测点数据异常偏低。经排查,确认为测点矩阵装置正压侧取样口存在裂纹,属重要缺陷。消缺人员立即办理工作票,对裂口进行焊接处理,修复后测点恢复正常。考虑到节日期间风量调节的重要性,消缺后安排24小时跟踪监测,每4小时记录一次数据,确保控制精度符合要求。
深入排查,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围绕“人、机、环、管”四大要素,项目部开展“拉网式+靶向式”隐患排查,既查表面问题,也深挖隐性风险,确保现场安全无死角。
9月19日,项目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锅炉专业在进行吹灰器枪管吊装准备时,吊装区域下方未按要求进行硬质隔离,且所开具的工作票等级不符合规定。安监人员立即叫停作业,监督其重新变更工作票、设置有效隔离措施并安排专人监护后,方允许继续作业。
9月22日上午,安全巡查发现汽机房6.9米层共箱母线C相下方堆放建筑杂物,且电缆槽盒跨接线存在连接不牢隐患。项目部立即组织电气专业整改,重新固定跨接线,并协调建筑单位清理杂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压实责任,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项目部构建“三级责任体系”,将保电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通过“日常监督+专项考核”确保责任落地、工作做实。
9月23日,项目经理在督查中发现锅炉专业#1机浆液泵房巡检记录存在漏填情况。经核实为巡检人员因处理临时任务遗忘记录,专业负责人未及时复核。项目部当即要求重新规范记录流程,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确保巡检工作真实可追溯。
针对“双节”应急值守,项目部严格执行“带班领导24小时在岗、值班人员通讯畅通”制度。9月20日凌晨,带班领导接到“#1机组循环水泵入口滤网差压升高”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经检查发现滤网被大量杂物堵塞。值班人员连续奋战近两小时,完成清理与复装工作,期间信息同步上报,确保问题高效处置。
“双节保电无小事,每一次巡检、每一次消缺,都是在守护万家灯火。”庐江检修项目部全体员工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人”的执行力,坚守岗位、严阵以待,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电力供应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检修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