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扫码

手机扫一扫阅读

201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AQT9011-2019

发布时间:2021-01-27 16:34:34  |   点击量: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与评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内容适用性的评估活动%。根据预案类别、适用的对象不同,评估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a)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b)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结果;

   c)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d)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e)应急处置评估报告;

   f)应急资源调查及评估结果;

   g)其他相关材料。

5 评估程序

5.1 成立评估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评估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评估组成员人数一般为单数。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的人员或者有关专家参加应急预案评估,必要时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5.2  资料收集分析

   评估组应确定需评估的应急预案,依据 4.2收集相关资料,明确以下情况: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变化情况;

   b)应急指挥机构和成员单位(部门)及其职责调整情况;

   c)面临的事故风险变化情况;

   d)重要应急资源变化情况;

   e)应急救援力量变化情况;

   f)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变化情况;

   g)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

   h)其他情况。

5.3 评估实施

5.3.1 采用资料分析、现场审核、推演论证、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a)资料分析: 针对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查阅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方面的相关文件资料,梳理有关规定、要求及证据材料,初步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编制内容要求参见GB/T 29639;

   b)现场审核: 依据资料分析的情况,通过现场实地查看、设备操作检验的方式,准确掌握并验证应急资源、生产运行、工艺设备方面的问题情况;

   c)推演论证: 根据需要,采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的形式,对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响应机制、信息报告方面的推演验证;

   d)人员访谈: 采取抽样访谈或座谈研讨的方式,向有关人员收集信息、了解情况、考核能力、验证问题、沟通交流、听取建议,进一步论证有关问题情况。

5.3.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参见附录 A 。

5.4  评估报告编写

   预案评估结束后,评估组成员沟通交流各自评估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汇总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并形成一致、公正客观的评估组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撰写评估报告。

6 评估内容

6.1 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预案是否对应急预案作出新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

6.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主要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体系是否发生变化;

   b)应急处置关键岗位应急职责是否调整;

   c)重点部门应急职责与分工是否重新划分;

   d)应急组织机构或人员对应急职责是否存在疑义;

   e)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6.3 事故风险

   主要 :

   a)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客观;

   b)风险等级确定是否合理;

   c)是否有新增事故风险;

   d)事故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e)依据事故风险评估提出的应急资源需求是否科学。

6.4 应急资源

   生产经营单位对于本单位应急资源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调查是否全面、与事故风险评估得出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现有的应急资源的数量、种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6.5 应急预案衔接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是否相互衔接,是否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对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作出合理规定。

6.6 实施反馈

   在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中,是否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先期处置及后期处置方面的问题。

6.7 其他

   其他可能对应急预案内容的适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7 报告主要内容

7.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参见附录 B。

7.2 评估报告内容:

   a)评估人员情况:评估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工情况,包括姓名、性别、专业、职务职称及签字;

   b)预案评估组织:预案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

   c)预案基本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及实施时间及批准人;

   d)预案评估内容:评估应急预案管理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主要事故风险、应急资源、应急预案 衔接及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实施反馈中发现的问题;

   e)预案适用性分析:依据评估出的变化情况和问题,对应急预案各个要素内容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符合项;

   f)改进意见和建议:针对评估出的不符合项,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g)评估结论:对应急预案作出综合评价及修订结论。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
A.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表

 

评估要素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

评估结果

1.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1.1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

1.2梳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1.3梳理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1.4梳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对照评估应 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 合项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查阅生产经营单位机构设置、部门职能调整、应急处置关键岗位职责划分方面的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是否合适、是否   需要调整

资料

根据文件资料,判断组织机构是否合适,列出不合适 部

2.2抽样访谈,了解掌握生产经营单位本级、基层单位办公室、生产、安全及其他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的应急工作职责的意见建议

人员访谈

相关人员的建议

2.3依据资料分析和抽样访谈的情况,结合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召集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就重要职能进行推演论证,评估值班值守、调度指挥、应急协调、信息上报、舆论沟通、善后恢复的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关键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与业务

推演

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岗位职责是否明确,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与业务是否匹配,列出不符

3.主要事故风险

3.1 查阅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报告,对照生产运行和工艺设备方面有关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面临的主要事故风险类型及风险等级划分情况

资料

根据相关资料出的本单位面临的主要事故风险类型及风险等级划分情况

3.2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前往重点基层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查看验证

现场审核

现场查看风险情况

3.3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和现场查证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基层单位人员代表沟通交流,评估本单位事故风险辨识是否准确、类型是否合理、等级确定是否科学、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并结合风险情况提出应急资源需求

人员访谈

事故风险辨识是否准确、类型是否合理、等级确定是否科学、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列出不符合

4.应急资源

4.1查阅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对照应急资源清单、管理制度及有关文件资料,初步分析本单位及合作区域的应急资源状况

资料

根据相关资料得出的本单位及合作区域的应急资源状

4.2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前往本单位及合作单位的物资储备库、重点场所,查看验证应急资源的实际储备、管理、维护情况,推演验证应急资源运输的路程路线及时长

场审核、推演

应急资源的预案情况是否相符,列出不符合

4.3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和现场查证的情况,结合风险评估得出的应急资源需求,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基层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本单位及合作区域内现有的应急资源的数量、种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外部应急资源的协调机制、响应时间能否满足实际需求

人员访谈

应急资源是否发生变化,部应急资源的协调机制、响应时间能否满足实际需求,列出不符合项

5.应急预案衔接

5.1查阅上下级单位、有关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及周边单位的相关应急预案,梳理分析在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及警戒疏散工作方面的衔接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

5.2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周边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应急预案部上下衔接中的问题

人员访谈

是否有问题,列出预案衔接中的问题

6.实施反馈

6.1查阅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方面的文件资料,初步梳理归纳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资料

存在问题

6.2座谈研讨,就资料分析得出的情况,与办公室、生产、安全及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人员沟通交流,评估确认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人员访谈

出座谈中反映

问题

7.其他

7.1查阅其他有可能影响应急预案适用性因素的文件资料,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的不符合项

资料分析

是否有不符合项,列出不符合项

7.2依据资料分析的情况,采取人员访谈、现场审核、推演论证的方式进一步评估确认有关问题

人员访谈现场审核  推演论证

有关问题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B. 1 总则

B.1.1评估对象

B.1.2评估目的

B.1.3评估依据

B. 2 应急预案评估内容

B.2.1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B.2.2 组织机构与职责

B.2.3 主要事故风险

B.2.4应急资源

B.2.5应急预案衔接

B.2.6实施反馈

B. 3应急预案适用性分析

对应急预案各个要素内容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符合项%

B . 4改进意见及建议

针对评估出的不符合项,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B. 5评估结论

对应急预案作出综合评价及修订结论。

© 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